安裝熱線:
壓力容器安裝操作是一個復雜且需要高度專業技能的過程,它涉及到多個環節和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嚴格遵守相關規范和標準。以下是對壓力容器安裝操作的詳細闡述:
一、前期準備
人員準備:
確保參與施工的操作人員(如起重工、焊工、電工等)持證上崗,并熟悉本程序及相關圖紙和規范。
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安裝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
技術準備:
熟悉施工圖紙和相關資料,掌握設備技術參數及安裝技術要求,了解設備安裝環境條件。
確定技術措施和施工方法,準備安裝用各種工具、機具和材料。
物資準備:
檢查施工用的照明、用電設備及材料是否齊全,滿足施工要求。
確保安裝用的起重設備已到場,并根據壓力容器的重量和尺寸選擇合適的吊裝工具和吊裝方案。
場地準備:
土建基礎達到要求,并經驗收處理合格,辦理過基礎交接手續。
基礎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完成,場地平整硬化,施工運輸臨時道路已整修,保證運輸暢通。
二、設備開箱驗收
辦理手續:
設備就位前,及時辦理壓力容器安裝開工告知,由當地技術質量監督局批準。
設備開箱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監理、施工單位共同參加。
檢查內容:
核對技術文件和資料,包括制造廠家壓力容器制造資質證復印件、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證書、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設備總圖、本體圖、技術特性表、竣工圖等是否齊全并符合規范要求。
檢查設備及備件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與裝箱清單相符;外型尺寸及管口方位與設備圖相符;外觀檢查無損壞、變形、銹蝕等,質量合格。
交接與保管:
設備驗收合格后,辦理交接手續。
設備開箱后應妥善保管,防腐蝕、防損壞、丟失等,管口、人孔等應封閉。
三、安裝操作
基礎處理:
對壓力容器基礎進行驗收和處理,確?;A中心線、標高等標記齊全、清晰,螺栓長度符合技術要求。
對于需二次灌漿的設備基礎表面,應鏟出麻面,麻點深度一般不低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點為宜。
墊鐵設置:
墊鐵放置在地腳螺栓兩側,斜墊鐵應成對使用,搭接長度不小于全長的3/4。
墊鐵組伸入設備底座底部的長度應超過設備地腳螺栓的中心,并在找平后灌漿前用點焊牢固。
設備吊裝:
根據工藝管口方位圖找準設備的安裝方向,利用起重機具將設備吊裝就位。
在吊裝過程中,要保持平穩、緩慢,避免沖擊和碰撞。
找正與找平:
根據安裝和測量設備上的基準點進行找平和找正。
找正應在同一平面內互成直角的兩個方向進行。
設備找平時,應按要求用墊鐵調整,不得通過擰緊或松開地腳螺栓和局部加壓等方法進行調整。
緊固與灌漿:
找正或找平結束后,緊固地腳螺栓并將墊鐵點焊成一個整體。
對于需要二次灌漿的設備基礎表面,進行灌漿處理。
管道連接:
將壓力容器的進出口管道連接至相應的工藝管道,確保連接部分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四、壓力試驗與驗收
壓力試驗:
設備及與主法蘭連接的設備的壓力試驗應按相關規范進行。
試壓前應對設備進行外觀檢查,保持其表面干燥以便檢查泄漏情況。
壓力表應安裝在設備的更高處和更低處,試驗壓力值以更高處的壓力表讀數為準。
驗收:
驗收內容包括設備安裝的完整性、準確性以及壓力試驗的結果等。
針對檢測出的不合格項目,施工單位應及時進行整改,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整改完成后,施工單位應重新提交驗收申請,并按照相關流程重新進行驗收。
五、注意事項
安全:
在整個安裝操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設置警戒線和安全標識,防止非工作人員進入安裝區域。
質量控制:
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確保施工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