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熱線:
壓力容器安裝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施工準備階段
人員準備:參加施工的作業(yè)人員(起重工、焊工、電工等)必須持證上崗,所有參加壓力容器安裝的施工人員應熟知安裝流程、相關的圖紙和規(guī)范。
技術資料準備:確保施工圖紙齊全,施工主管技術人員已對施工人員進行了圖紙交底,施工人員已熟悉施工圖紙和施工程序內容,同時施工記錄表格也已具備。
書面告知:在施工前,需要書面告知當?shù)靥胤N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獲得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
現(xiàn)場準備:
土建基礎達到要求,并經(jīng)驗收處理合格,辦理過基礎交接手續(xù)。基礎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完成,場地平整硬化。
施工運輸臨時道路已整修,保證運輸暢通。
施工用的照明、用電設備及材料齊全,滿足施工要求。
安裝用的起重設備已到場。
二、基礎驗收階段
壓力容器基礎使用前必須辦理中間交接證書。
基礎中心線、標高等標記應齊全、清晰,螺栓長度應符合技術要求。
三、設備開箱驗收階段
辦理手續(xù):設備就位前,應及時辦理壓力容器安裝開工告知,并由當?shù)丶夹g質量監(jiān)督局批準。設備開箱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監(jiān)理、施工單位共同參加。
技術文件和資料檢查:包括制造廠家壓力容器制造資質證復印件、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性能監(jiān)督檢驗證書、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壓力容器設備總圖、本體圖、技術特性表、竣工圖等,應齊全并符合規(guī)范要求。
設備驗收:設備及備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與裝箱清單相符;外型尺寸及管口方位應與設備圖相符;外觀檢查應無損壞、變形、銹蝕等,質量合格。
交接與保管:設備驗收合格后,應辦理交接手續(xù)。設備開箱后應妥善保管,防腐蝕、防損壞、防丟失等,管口、人孔等應封閉。
四、設備安裝階段
安裝基準線標定:安裝前應按設計圖紙或技術文件要求標定安裝基準線及定位基準標記;對相互間有關聯(lián)或銜接的設備,還應按關聯(lián)或銜接的要求確定共同的基準。
設備地腳螺栓檢查:安裝前應對設備地腳螺栓進行檢查,確保無損壞及銹蝕;同時檢查設備的方位標記、重心標記及吊掛點,對不符合安裝要求的進行補充。
基礎處理:需二次灌漿的設備基礎表面應鏟出麻面,麻點深度一般不低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點為宜。需放置墊鐵的位置應鏟平,其水平度偏差應小于2mm/m。
墊鐵設置:墊鐵放置在地腳螺栓兩側,斜墊鐵應成對使用,搭接長度不小于全長的3/4。墊鐵組深入設備底座底面的長度應超過設備地腳螺栓的中心,且調平后灌漿前用定位焊焊牢。相鄰兩墊鐵組間的距離宜為500mm左右,每一墊鐵組宜減少墊鐵的塊數(shù),且不宜超過5塊,并不宜采用薄墊鐵。
設備吊裝就位:按照工藝管口方位圖找準設備的安裝方向,然后利用起重機具吊裝就位。設備的找正與找平應按基礎上的安裝基準線(中心標記、水平標記)對應設備上的基準測點進行調整和測量。找正應在同一平面內互成直角的兩個方向進行。設備找平時,應根據(jù)要求用墊鐵調整,不得通過緊固或放松地腳螺栓及局部加壓等方法進行調整。找正或找平結束后,緊固地腳螺栓并將墊鐵點焊成一體。
五、壓力試驗階段
試驗準備:設備及與主法蘭連接的設備的壓力試驗應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在試驗前,應對設備進行外觀檢查,其表面應保持干燥,以便檢查泄漏。同時,應清除螺栓上的鐵銹和污垢,螺紋部分在清除鐵銹后應涂油脂。
試驗操作:壓力表的量程宜為試驗壓力的2倍,但不得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精度不得低于1.5級,表盤直徑不得小于100mm。壓力表應安裝在設備的更高處和更低處,試驗壓力值應以更高處的壓力表讀數(shù)為準,并用更低處的壓力表讀數(shù)進行校核。在試壓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規(guī)定。
六、驗收與交付階段
設備檢查與確認:設備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特別是對立式設備的垂直度和臥式設備的水平度進行檢查,確保安裝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辦理驗收手續(xù):設備檢查合格后,應辦理驗收手續(xù),包括隱蔽記錄、二次灌漿等環(huán)節(jié)的確認和簽字。同時,將相關技術文件和資料整理歸檔,以備后續(xù)查閱和使用。
交付使用:經(jīng)驗收合格后,壓力容器方可正式交付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確保其長期穩(wěn)定運行。
綜上所述,壓力容器安裝流程繁瑣且復雜,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和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同時,應注重施工質量和安全控制,確保壓力容器的安全可靠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