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熱線:
所屬欄目:壓力容器安裝
發布時間:2024-07-29
簡介:電廠壓力容器的安裝是一個復雜而嚴謹的過程,涉及多個環節和專業技術要求。
電廠壓力容器的安裝是一個復雜而嚴謹的過程,涉及多個環節和專業技術要求。以下是對電廠壓力容器安裝流程的詳細闡述,旨在確保安裝過程的安全性和規范性。
一、前期準備
1. 人員資質與培訓
參加施工的作業人員(起重工、焊工、電工等)必須持證上崗,確保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
所有參與壓力容器安裝的施工人員應熟知安裝程序、相關圖紙及規范,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每一步都符合標準。
2. 技術資料與圖紙
施工圖紙齊全,施工主管技術人員需對施工人員進行圖紙交底,確保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內容。
施工記錄表格需提前準備,以便在施工過程中詳細記錄各項數據和操作情況。
3. 書面告知與安全監督
在施工前,需書面告知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獲得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
施工過程中,應接受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監理單位的現場監督檢查,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
4. 施工環境與設備
土建基礎需達到要求,并經驗收處理合格,辦理基礎交接手續。基礎附近的地下工程需完成,場地需平整硬化。
施工運輸臨時道路需整修,確保運輸暢通。施工用的照明、用電設備及材料需齊全,滿足施工要求。
安裝用的起重設備需到場,并經過檢查確認其完好性和可用性。
二、基礎驗收與設備開箱
1. 基礎驗收
壓力容器基礎使用前必須辦理中間交接證書,基礎中心線、標高等標記需齊全、清晰,螺栓長度需符合技術要求。
對基礎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蜂窩、空洞、露筋等缺陷。按土建基礎圖及設備的隨機文件,對基礎的尺寸位置進行復測檢查,確保符合設計要求。
2. 設備開箱驗收
設備就位前,需及時辦理壓力容器安裝開工告知,并經當地技術質量監督局批準。
設備開箱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參加。驗收內容包括技術文件和資料(如制造廠家壓力容器制造資質證復印件、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證書、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等)的齊全性和符合性,以及設備本身的驗收(如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外觀質量等)。
三、安裝過程
1. 安裝前準備
熟悉圖紙和有關資料,掌握設備技術參數和安裝技術要求,了解設備安裝環境條件。
根據施工程序確定技術措施和施工方法,對參與壓力容器安裝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準備安裝用各種工、機具和材料,確保施工過程中的物資供應。
2. 設備吊裝與就位
按照工藝管口方位圖找準設備的安裝方向,然后利用起重機具吊裝就位。
設備的找正與找平應按基礎上的安裝基準線(中心標記、水平標記)對應設備上的基準測點進行調整和測量。找正應在同一平面內互成直角的兩個方向進行。
3. 墊鐵設置與二次灌漿
墊鐵放置在地腳螺栓兩側,斜墊鐵應成對使用,搭接長度不小于全長的3/4。墊鐵組深入設備底座底面的長度應超過設備地腳螺栓的中心,且調平后灌漿前用定位焊焊牢。
相鄰兩墊鐵組間的距離宜為500mm左右,每一墊鐵組宜減少墊鐵的塊數,且不宜超過5塊,并不宜采用薄墊鐵。
對于需二次灌漿的設備基礎表面應鏟出麻面,麻點深度一般不低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點為宜。灌漿前需對基礎表面進行清理和濕潤處理。
四、壓力試驗與驗收
1. 壓力試驗
設備和與主法蘭連接的設備的壓力試驗需按設計圖紙或設計文件的規定進行。
壓力試驗時,必須使用兩個量程相同、經過校準且在有效期內的壓力表。壓力表量程為實驗壓力的2倍,但不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精度不低于1.5級,表盤直徑不小于100mm。
壓力表應安裝在設備的更高和更低位置;試驗壓力值應以更高位置的壓力表讀數為準,并用更低位置的壓力表讀數進行校核。
2. 驗收與交付
壓力試驗合格后,需對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清理工作,確保無泄漏和損壞現象。
辦理交接手續,將設備交付給使用單位或下道工序進行后續操作。
綜上所述,電廠壓力容器的安裝過程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范和要求,從前期準備到安裝過程再到壓力試驗與驗收,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通過科學嚴謹的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措施,可以確保壓力容器的安裝質量和安全性。